金秋送爽,丹桂飘香,我们迎来了中秋与国庆双节同庆的美好时节。在这阖家团圆、举国欢庆的日子里,各类消费、转账、投资等金融活动也随之增多,洗钱犯罪可能会趁机“潜伏”在各类节日场景中。为了守护大家的财产安全和节日的安宁,我们特此开展中秋国庆双节反洗钱宣传,带大家深入了解反洗钱相关知识。
首先,我们要明确洗钱的定义。洗钱是指将毒品犯罪、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、恐怖活动犯罪、走私犯罪、贪污贿赂犯罪、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、金融诈骗犯罪等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,通过各种手段掩饰、隐瞒其来源和性质,使其在形式上合法化的行为。简单来说,就是不法分子把非法获得的“脏钱”,通过一系列看似正常的金融或商业操作,变成看似合法的“干净钱”,从而逃避法律制裁
在节日场景中,常见的洗钱类型有以下几种。一是利用节日消费洗钱,不法分子可能会大量购买高档烟酒、珠宝首饰、奢侈品等,再通过地下渠道低价变卖,将非法资金转化为合法收入,比如在中秋期间,大量收购高端月饼礼盒后转卖;二是借助节日转账洗钱,他们可能会以 “节日红包”“礼金”“旅游费用” 等名义,将大额非法资金拆分成多笔小额资金,通过多个账户进行转账,分散监管注意力;三是利用节日投资洗钱,部分不法分子会趁节日期间一些人有投资需求,虚构投资项目,如“节日专属理财”“短期高回报投资”等,吸引人们投入资金,实则将非法资金混入其中,完成洗钱流程。
在双节期间我们要积极采取反洗钱措施,守护自身和社会的金融安全。第一,妥善保管个人金融信息,不将身份证、银行卡、网银 U 盾等重要证件随意转借他人,也不轻易向他人透露银行卡号、密码、短信验证码等信息,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账户进行洗钱活动;第二,谨慎进行节日消费和转账,面对陌生的消费链接、转账请求,要仔细核实对方身份和信息,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,不向陌生账户转账,遇到以 “节日福利”“中奖” 等名义要求先转账的情况,务必提高警惕;第三,主动配合金融机构的反洗钱工作,在银行办理开户、大额转账、购买理财产品等业务时,按照金融机构的要求提供真实、完整的身份信息和资料,不拒绝金融机构的合理审核请求;第四,发现可疑线索及时举报,若在节日期间发现有人频繁进行大额现金交易、多个账户之间异常转账、虚构投资项目吸纳资金等可疑情况,要及时向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中心或公安机关举报,共同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