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春将至,岁寒情暖。不法分子往往乘虚而入,采用令人眼花缭乱的新手段进行洗钱犯罪。团圆之际,我们更应提高洗钱风险防范意识,避免误入洗钱骗局,保障自己和家人的资金和财产安全。以下是两类在节假日期间常见的洗钱陷阱。
一、网络游戏虚假交易涉嫌洗钱
春节期间不少市民选择网络游戏进行娱乐。不法分子见缝插针,通过游戏代练将赃款洗白。“游戏代练”是指部分玩家因各种原因,自己无法长时间操作游戏,但为达到一定游戏等级或获取特定道具等目的,就会花钱委托一些职业游戏玩家为其“练号上分”。由于没有统一的市场定价标准,游戏代练很可能会成为洗钱的途径。比如不法分子与代练串通,签订虚假的高价代练合同,代练在扣除一定费用后,将资金转入不法分子所控制的其他银行账户,以此将资金洗白。
此外,不法分子还可能通过网络游戏赌博,以及第三方交易平台交易游戏皮肤、装备等进行洗钱。通过网络游戏洗钱的方式是多样的,但模式是类似的,即使用非法资金购买网络游戏点卡、游戏币、装备等虚拟财产,然后再通过游戏平台将非法资金形式上转换成合法资金,切断资金持有者与非法资金之间的联系,以达到洗钱的目的。
二、出租收款码涉嫌洗钱
互联网上时常可见有偿“借用”个人收款二维码用于转账的信息。参与者只需提供自己的收款码就会收到一笔“感谢礼金”。若有款项进账,把这笔钱转到指定账户时,又可以获得一笔“劳务费”。如此不劳而获的背后是被犯罪团伙利用,成为洗钱的工具。被“出借”的二维码往往会作为中转渠道,用以洗白包括诈骗、涉黄赌毒、涉恐以及其他违法所得。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。所谓“借用”,实为“利用”。个人在提供二维码截图的瞬间,就失去了对自己账户的有效管理,实际参与到了洗钱犯罪之中。
洗钱犯罪看似远在天边,实则近在眼前。春节假期,各位在与家人团聚欢度节日的同时,不妨向家人们科普一下反洗钱知识,尤其是提高青少年的防范意识,避免落入不法分子的陷阱。洗钱套路多,提高警惕,严防洗钱,欢度佳节!